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管理方略]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现象的成因探析及引导策略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管理方略]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现象的成因探析及引导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20 阅读数:490

摘要:班级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由于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班级学生社会分层效应与班级学生自身的因素导致了班级“边缘人”的形成,他们处于班级社会组织的边缘,容易受到班级社会群体的不良对待,主要的班级生活与他们无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甚至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必须以教师为核心,从学校教育与“边缘人”自身方面进行引导。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班级管理;边缘人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IA-0050-05

班级是在校学生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不同教学日标而组织起来的群体,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互动的重要场所。能否融入班级群体,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学校教育有功利化、工具化、规训化等倾向,导致了一些学生主动或被动地远离班级的“中心”地带,常受师生忽视、孤立、遗忘,徘徊于班级群体的边缘境地,成为班级中的“边缘人”。这种现象既不利于班级的集体发展,也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与个体社会化发展,更不利于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凶此,关注班级中的“边缘人”并引导其成为“非边缘人”,是教育管理者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的内涵与现实表征

(一)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的内涵

“边缘人”的概念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stranger,又译为“外来人”“异乡人”)的概念。他指出“边缘人”是处于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的边缘的人,而这两种文化和两个社会从未完全渗透与融合在一起[1]。已有研究对“边缘人”的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凶不能融入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生活在群体之间的边缘地带的人;二是处于所在社会群体的边缘、未能充分参与所在群体的人[2]。

近年来,随着“边缘人”理论的发展,“边缘人”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边缘生”“边缘儿童”等相关研究,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未统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学生学业成绩出发,认为“边缘生”与“差生”相同,以成绩好坏来定中心或边缘位置;第二是从课堂教学出发,认为“边缘生”是游走在课堂中心外的学生;第三是从学生的社会地位或处境出发,“边缘生”一般由于家庭背景、先天缺陷、性格等原因常与“弱势群体”相关联。并且,我们可以发现,对其研究主要聚焦于课堂教学与学校范围内的“边缘学生”,班级场域内的“边缘人”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认为中小学班级“边缘人”是指处于中小学阶段班级社会组织的边缘,其身份与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人”相对,在各种因素下,被班级社会群体忽视或排斥,而主动或被动游走在班级生活外,从而使得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不良。

学生在班级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依据个人社会关系以及与其他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情况而定。因此班级中的“中心人”是处于核心位置的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学业成绩、人际交往能力、个性特长、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突出优点,代表班级中的主流文化;“边缘人”主要是指在班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代表班级边缘文化,同班级社会关系分离,难以与班级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与交往,文化成绩相对靠后,在班级中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阻碍的学生。

(二)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的现实表征

中小学班级中的“边缘人”在现实的班级生活中主要表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活动中的“沉默者”。首先,中小学班级“边缘人”长期不被班级中的正式群体,甚至非正式群体所接纳,缺少亲密的朋友甚至没有朋友,很少与教师和班级成员进行良好的双向沟通与互动;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常沉默寡言,敏感谨慎。其次,他们对于班级集体活动,如班级学生干部的自荐、竞赛与演出的参与度都很低,班级事务决策时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被动接受讨论的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局外人”。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递文化的主要方式,也是师生交流的直接形式。中小学班级“边缘人”常常选择教室后排座位,大多学业成绩不太好,基本不参与课堂提问、答问或讨论活动。有的学生做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的甚至不现身于课堂教学的活动,他们的存在与否更是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他们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持一种漠然的态度,教师也难以获得这些学生的学习反馈。

3.生活中的“隐形人”。吴康宁将班级非正式结构中的学生划分为“受欢迎者”“受争议者”“受孤立者”“受忽视者”“受遗忘者”五大类[3]。其中,后三类都有和班级“边缘人”相似的生存状态,这类学生常常独自行动,教师与同学们也常常遗忘这些人。他们不擅长也不愿意表现自我,时常逃避人们的目光。

4.性格上的“孤僻者”。中小学班级“边缘人”大多有消极、负性的人格特征,他们情感冷漠、内心过度自卑或过度自信,不知与人如何沟通或对他人不太友好,常常显得不合群。而他们的性格乃至人格,由于长期被动或是劣势的班级地位,往往會愈加负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长期处于边缘境地。

二、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现象的影响因素探析

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中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影响着班级管理与建设、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更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其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

“能感觉到人们手里总捏着一把尺子,度量着不同的人的不同地位、身份,不同成就、资本,不同家庭、社会的关联,然后再抽出相应的标签一一标定。”[4]中小学班级“边缘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人给予的标签。

班级“边缘人”的形成实际上是部分学生被标签化的过程。从标签理论的视角来看,学生被贴上“问题学生”“差生”“后进生”等标签,被视为“边缘人”,不是由学生个人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学生的重要他人,如他们的父母、班主任老师、学校机构中的某人、同伴等给这些学生贴上了一些标签。其中,班级组织制定的规范准则与教师的作用则最为突出。

第一个较为突出的则是分数主义下的标签效应。学生学习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部分班级组织的班规、班风则直接偏向于认为成绩优异是一种良好规范,若成绩不好则是“违规者”,就会被师生排斥,直接标签为“差生”,成为班级中的“边缘人”。如果学校与教师仅仅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也许就会对这些学生“视而不见”,但若关心的是中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就会关注到班级中的“边缘人”或“局外人”。

第二个较为突出的则是教师权威下的标签效应。教师权威由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知识的权威和人格的权威四个层面构成。其中,法定的权威与传统的权威源于制度性的权威,而知识的权威和人格的权威则源于教师个人[5]。受尊师重道观念的影响,日前在制度性权威下,师生之间单向度的纵向关系依然存在。教师是施教者的角色,处于“上位”,对学生起主动的支配作用,而学生则居于“下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服从教师的规定成了班级组织管理与运行的一种隐形的强制性规范,被教师所批评的、不喜爱的学生就被贴上了“问题”标签,直接沦为不受待见的“边缘人”。

对“教师期望效应”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常借助于标签理论。不少学者均发现同一个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会给予不同的期望,且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如教师对家庭条件优越,社会地位高的学生会过多照顾,期望他成绩也优秀;对班干部会直接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标签为“优等生”,等等。因此,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发展的机会往往是不同的。教师还会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认知与了解,差别对待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一般而言,教师对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语气会较为积极、亲和,而对“差生”多为消极甚至不满的语气。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期望与标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班级成员对他的态度与评价。那些经常遭遇教师的语言或行为惩罚的学生,会在班级组织中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并且可能会从此放弃自我,逐渐自卑与堕落,变成班级中的“边缘人”。

(二)班级学生社会分层效应

班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体验场,为了维持班级场域的正常教育教学交往活动,学生与教师都有自身应遵循的规范与准则,但是随着学生在班级组织中不同角色和地位的显现,班级制度对不同角色地位的学生有不同的倾斜。

根据学生占有学业成就资源、班级组织资源、同伴群体资源的多少来决定学生在班级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是一种班级学生社会分层划分的方式[6]。首先,决定学生班级地位的最为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学业成就资源的占有状况。学校组织下的班级作为社会人才的预备与分化选择的机构,主要是一种成就本位的社会组织,以分数和考试成绩的排名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影响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地位。成绩优异的自然成为“中心人”,相反,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被动成为“边缘人”。其次,班级组织更是一种能力本位的社会组织,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分配影响班级资源的分配,由于班干部、小组长等管理角色与普通学生所处的群众角色有所不同,教师为了更便捷、更顺利地管理班级,往往会让班干部独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占据更多活动的参与机会,而这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成为“中心人”。普通学生则处于活动的边缘位置,有的甚至从心理上认为活动的参与是班干部该做的事情,这种情况会导致非干部学生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少,能力也无法增长,逐渐成为“边缘人”。最后,同伴群体作为一个微型社会,在强调小组学习与合作研究学习的今天,能够与同辈群体有良好的交往互动,就能逐渐向中心靠拢,而无法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可能成为“边缘人”。

因此,“中心人”与“边缘人”客观存在,表明了教育中的多样与多元、人的特性与个性、班级中的层级分布。但更为显著的问题是,这种划分方式已经象征了班级组织学生的权力大小与地位高低,中小学生们被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放置于一种“金字塔”结构中,班干部独占顶端,逐渐形成班级组织中的差序格局,而学生们的人际交往关系有近有远,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三)班级学生自身因素

班级作为学校这一社会组织的亚组织,班级场域内的中小学生必然会受社会、学校教育、教师与同伴群体的影响,被这些凶素所边缘化,即“被动边缘化”,然而还有部分学生是自身主动愿意去成为边缘群体的,即“主动边缘化”。这些学生的特征首先表现为没有积极向上的三观,大多处于叛逆期,他们认为不遵守规范或不参与任何班级事务或与主流文化不一致是一种“特别”的做法;其次,表现在他们基本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奋斗日标,有厌学、逃学、弃学的倾向;最后还有些学生可能是受家庭等凶素的影响,导致性格内向、自卑、懦弱,与人沟通有一定程度的障碍也会形成“边缘人”。

三、中小学班级“边缘人”的引导策略

中小学班级“边缘人”并不是一种贬义的身份,它主要是用来区分班级群体的身份差异,指代某一个体的身份特征。然而,其存在客观反映了班级结构的分化,教育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在班级场域中,班级是带有强制性的社会机构,师生之间是“支配一从属”的关系。“边缘人”往往在教师权威下主动或被动获取较少的学习资源与锻炼机会,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因此,需要以班级组织中教师的作用为核心,在多方面展开举措,引导他们从“边缘人”转化为“非边缘人”,回归班级主流群体。

(一)反思与优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要明确其根本目的是“育人”、使人“成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学业成绩上的“成才”。学校教育的目的会直接投射至班级组织中,因此,学校应注重内涵式发展,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再单以学业成绩评定学生,要进行动态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挖掘成长空间,以进步与否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增强“后进生”的信心。其次,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要重视其个性化发展,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平台,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发展点,使其对学校、班级产生积极的情感、归属感与高度的价值认同。最后,学校应积极规划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学生形成过度消極的人格与错误的价值取向。

(二)轉变教师教育观念,消除学生不良标签的束缚

中小学班级“边缘人”是班级组织结构分化的产物,班级学生社会分层效应与标签效应都会导致其出现。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则是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实践,这是最为直接的、主要的影响源。在班级组织内,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制度高位者,此权威意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教师对于班级组织的控制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做出积极有效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消除学生不良标签的束缚。

第一,教师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理解学生。抛弃片面的唯成绩论,不随意、消极得看待学生,以成绩论“英雄”,给学生贴不良标签;避免消极期望与偏见,确保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机会,用鼓励、信任与关怀爱护每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对班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归属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组织中有存在的价值。

第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集体活动让班级中的“边缘人”发展自身优势,增强个人信心。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学生们不只有升学的学习目标,更应有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生目标,注重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目标的成长价值,维护边缘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教师要强化集体参与,创造良好的班级条件。改革班干部任用制度,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担任管理角色,如班干部的人选采用班级选举制和轮值制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正,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身处在班级之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

第四,教师要加强师生关怀,创设和谐的班级人际氛围。教师与班级中的同伴群体都应正确认识班级“边缘人”,对其宽容与耐心,同时对内心自卑的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在此意义上,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出游、互助小组、班会等活动拉近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体会他人的价值,在矛盾与冲突中更新、整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适应新的班级群体关系,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培育共同的班级文化。

(三)优化“边缘人”自身内部条件

中小学班级中的“边缘人”自身也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乐观寻求与人相处的方式和途径。一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很多班级“边缘人”会有自卑感和恐惧感等心理障碍,需要重拾信心,有一个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要正确分析自己的生存境遇,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由易到难,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消除恐惧感,强化自信心。二是要乐观寻求与人相处的方式和途径。积极的人际交往不仅是中小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小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自己若是“边缘人”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而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回归班级“中心地带”,不仅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可以让自己改变不良习惯,克服自身的缺点,勇敢向前,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一踏入班级场域就是“边缘人”,无论是被动或主动边缘化,都只是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中造成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探求其形成原因,寻求转化的方法与手段,让他们不处于班级社会的边缘,不与班级社会关系分离,不被排斥于班级主流文化之外,同时为促进每一个班级成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实现教育公平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亓玉慧.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27.

[2]张黎呐.美国边缘人理论流变[J].天中学刊,2010,25(4):64-67.

[3][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87.211.

[4]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

[6]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9-13.

责任编辑:李韦

作者简介:於慧敏,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