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舞随音动,彰显魅力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舞随音动,彰显魅力


发布时间:2020-10-18 阅读数:489

张琳阳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融合成为一种“大势”,音乐和舞蹈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两个重要门类,其艺术表达上的共性使得二者具有很好的共融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和主赏为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舞蹈元素的融入,能够有效激活音乐课堂,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具体的融合思路和注意事项,以期对音乐教学机制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 舞蹈 融合

0引言

音乐与舞蹈同属于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学科,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舞随音动,不仅有助于释放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还能让音乐以一种可视的形象化方式演绎出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更多的舞蹈元素,实现二者的创新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1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听感艺术,音乐知识的内容不仅相当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音乐教师习惯于片面的理论知识传授,则会加大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从而打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舞蹈是一种可视化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教师可以实现音乐教学的逐渐形象化,让学生在感受舞蹈魅力的过程中寻找音乐的共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的情感,有效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在融入舞蹈元素后,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的音乐认识技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最终找到最佳的音乐学习方法。

音乐和舞蹈作为当今学校教育两大艺术门类,具有不可分割的共性,二者表达自身的基础都是韵律和节奏,这为二者的无缝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音乐通过强弱对比、高低音变化以及节奏快慢等引起听者共鸣,而舞蹈则以肢体语言实现内心情感和艺术表达的具象化,二者在表达形式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彼此间能够将艺术冲突消弭于无形,因此,两者结合不会引发新的课程冲突。

在融入舞蹈元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几个原则:其一是音乐主导原则,即必须明确一切教学活动中的音乐核心地位,内容设计和进度安排必须贯彻音乐内在的教学规律,舞蹈元素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辅助性的手段。其二是参与性原则,即应以舞蹈元素的融入有效激活音乐课堂,赋予學生更多的获得感和体验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2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的具体思路

2.1以舞蹈元素激活音乐课堂

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和内容时,首先就是选择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作品,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释放来自外界的过度压力,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如流行、民族和古典音乐,首要目的皆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深挖音乐的内在内容,而不是过度强调音乐技能,比如音乐折射的文化底蕴,从而充分释放音乐的艺术魅力。然而音乐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充分诱导学生艺术想象力的同时,如果能够有效开发音乐情境,以音乐听觉之外的形式如动作、语言等描绘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再鼓励学生通过舞蹈律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必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推动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感悟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朝鲜民歌《阿里郎》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歌曲的情境和意境,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朝鲜人民热情好客、恬静优美的心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在主题音乐的渲染中演绎一段基本的朝鲜舞蹈,结合一些基本的动作,如脚型:勾脚趾、绷脚背;体态:垂肩、含胸、收臀、吸腹;手型:大指、小指、无名指自然微曲,中指、食指自然伸直等。在舞蹈的“伴奏”下感受与音乐交相辉映、水乳交融。这样既带给了学生渴望的审美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性,也让学生通过自身肢体语言实现与音乐的亲密接触,感受到舞蹈与音乐相融的美感,让舞蹈成为学习音乐的源动力。

2.2以舞蹈元素丰富音乐教学情境

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割裂开来,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使得音乐课堂魅力大打折扣,也将音乐教学基本“设计”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制。音乐元素的抽象性给教学活动造成了较大难度,在音乐课堂上融入舞蹈元素,以舞蹈作为表现音乐的有力助手,能够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还能够“看”到音乐,从而彻底激活音乐教学,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展示自己的舞蹈功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舞蹈图片、视频等,以灵活方式结合一定的舞蹈动作去诠释音乐的句式结构、力度、速度和节奏等,以一种抽象和形象相结合的方式让音乐表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吸收。

比如在教学民歌《茉莉花》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自己创编的一些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结合舞蹈动作去感受茉莉花的特点和魅力,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茉莉花相关的视频,比如在微风中轻轻荡漾、飘香四溢的自然“舞蹈”状态,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茉莉花的和蔼可亲、芬芳四溢、优美、纯洁的形象,领悟茉莉花代表的情谊和情操,不断深化《茉莉花》音乐的理解。这种融入舞蹈元素的“可视化”教学呈现方式使得音乐元素的表达更加具有艺术张力,能够更加高效和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2.3以舞蹈元素培养音乐创造能力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是没有具体界限的,在运用舞蹈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背景音乐”使学生舞蹈能力获得提升,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这种创新融合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并不以培养学生专业舞蹈能力为目的,所追求的是学生在自我创意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艺术意识和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注重灵活性,以“引导”作为教学核心,激发学生主动起舞,让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又能够以音乐为基础设计和创编舞蹈动作,在“平等、团结、创新、欣赏”的开放式教学中启迪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比如,在教学民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首蒙古族民歌和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融合”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分别聆听两支民歌后展开想象,体会音乐描绘的场景并尝试用肢体语言进行即兴表演。然后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将两种风格民歌的舞蹈动作进行结合,创编出新的舞蹈形式,蒙古族舞蹈中有很多的抖肩、翻腕动作,而维吾尔族舞蹈中有大量的快速旋转和腰部、颈部动作,如何对二者进行美妙的结合,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他们对音乐舞蹈的理解。在创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不同民族的歌舞形式和音乐内涵,推动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断深入。

3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基本原则

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创新融合和其它所有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成果一样,只有在无数次的练习、探索和失败后才能收获成效和成功,明确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做好预判和针对性工作,将使舞蹈元素的融入变得更加高效。

首先,音乐教师要充分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很多学生长期以来适应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堕化”的被动接受方式,进而造成了在课堂上的内敛和“谦虚”,部分学生不喜歡或者比较排斥用肢体语言“解说”自己,因此,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和渗透。其次,从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舞蹈动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舞蹈的天赋或者没有收到专门的训练,在表演舞蹈动作时容易出现肢体僵硬、表达不到位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期望值”,在专业程度和复杂程度上做好取舍,最好能够以具有特色、难度不高的动作结合教学,同时音乐教师也应该加强自己的舞蹈技能练习,带动学生、激发学生。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要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关注度,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示范并指导他们设计动作,帮助他们按照音乐节奏表达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4结语

音乐课堂的开展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舞蹈元素的融入从一个“艺术的”视角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和“动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舞蹈以其“可视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必将在未来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姬小红.创新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56-157.

[2] 杨志红.在愉快的节奏中享受美——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运用律动教学法初探[J].黄河之声,2017(21):33-34.

[3] 傅碧云.心随律动,舞出精彩——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4(05):78-79.

[4] 林艳.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的整体融合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57-59.

[5] 曾希婷.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节奏、器乐、舞蹈、合唱”融合为一[J].艺术评鉴,2017(09):97-98.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